香港媒體報道,目前香港每年産生的電子廢物數量,估計達7萬噸,其中約85%屬于近期通過的生産者責任制中訂明的“受管制電器電子産品”,即冷氣機、雪櫃、洗衣機、電視機、計算機、打印機、掃描儀及顯示器。由於這些電器産品不斷推陳出新,一些較舊款式便會變成廢棄物,使得堆填區負荷大增。
爲了及時處理廢棄電器,香港通過實施多項舉措,促使廢電器在回收處理後能再生使用,讓這些電器産品的原本材料可再用不浪費。
區域回收中心角色重要
爲了讓處理舊電器在受監管、安全及符合環保條例的情況下進行,同時支持生産者責任計劃的實施,香港環保署去年經公開招標後,與歐綠保綜合環保公司簽署“設計、建造及營運”合約,由其收集受管制電器廢棄物,並利用相關技術進行除毒、拆解和循環再造等工序,將之成爲有用分類物料,例如塑料和金屬。
歐綠保物流經理張乃恩介紹說,區域性回收中心在進行廢棄物處理及回收服務中扮演重要角色,主要負責分類及貯存。當位於屯門環保園的廢電器電子産品處理及回收設施于今年中投入服務後,貯存在回收中心的廢電器便會陸續送到設施進行分解處理。預計營運首年可處理1萬噸廢電器,第三年更增至3萬噸,即屆時可處理每年近42%被廢置的廢舊電器。
張乃恩透露,位於上水的回收中心于2016年7月已開始運作,接受香港市民電話預約,由他們派車接收廢舊電器。中心至今收集的廢電器已逾100噸,占全倉容量一半,當中最多的是電視機及計算機,原因是這兩類産品換款快,生命周期較短。
增8衛星收集站方便市民
除最終會設置5個區域性回收中心,張乃恩透露,未來將有8個貼近民居的衛星收集站,方便市民自行將較小型電器送到中心。這些衛星收集站集合廢舊電器後,會送往區域性回收中心分類及貯存,其後運往處理設施再造。
張乃恩介紹,占地達3公頃的處理設施,整體建築工程已完成65%,處理大樓的主體建築已完成,並開始進行內部裝修,壹半用以處理廢電器電子産品的機器,亦已從德國運抵,並開始進行安裝,當中包括處理冷氣機及雪櫃的機器,其余機器將于下月運抵香港。
歐綠保董事及總經理麥程輝表示,廢舊電器的處理設施具有不少環保特色,包括采用天然采光及通風,太陽能熱水系統,重新利用建築時産生的泥土,以及全封閉式設計等,確保處理過程不會影響環境。
生産商或將分擔處理費
由于廢舊電子産品的處理將會産生費用,香港特區政府擬于今年首季向立法會提交附屬法例,明訂廢電器電子産品生産者責任計劃內容,包括廢電器循環再造征費水平,修改法例後電器供貨商針對五類受規管電器要墊支“循環再造費”。
事實上,去年3月,特區政府就已批准廢電器電子産品生産者責任計劃,規定俗稱“四電壹腦”的洗衣機、雪櫃、冷氣機、電視機和計算機産品,要求日後出售這些電器的供貨商墊支“循環再造費”。消費者購買“四電壹腦”時,可要求銷售商免費將同類舊電器運走,送往持有牌照的回收廠消毒和拆解。 |